爱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第1页)

话说紫衣女子道:“婢子闻得要读书必先识字,要识字必先知音。

若不先将其音辨明,一概似是而非,其义何能分别?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

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婢子以此细事上渎高贤,真是贻笑大方。

即以声音而论,婢子素又闻得,要知音,必先明反切[1];要明反切,必先辨字母。

若不辨字母,无以知切;不知切,无以知音;不知音,无以识字。

以此而论,切音一道,又是读书人不可少的。

但昔人有言,每每学士大夫论及反切,便瞪目无语,莫不视为绝学。

若据此说,大约其义失传已久。

所以自古以来,韵书虽多,并无初学善本。

婢子素于此道潜研细讨,略知一二,第义甚精微,未能穷其秘奥。

大贤天资颖悟,自能得其三昧,应如何习学可以精通之处,尚求指教。”

多九公道:“老夫幼年也曾留心于此,无如未得真传,不能十分精通。

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且瞪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紫衣女子听了,望着红衣女子轻轻笑道:“若以本题而论,岂非‘吴郡大老倚闾满盈’么?”

红衣女子点头笑了一笑。

唐敖听了,甚觉不解。

多九公道:“适因才女谈论切音,老夫偶然想起《毛诗》句子总是叶着音韵。

如‘爰居爰处’,为何次句却用‘爰丧其马’,末句又是‘于林之下’?‘处’与‘马’‘下’二字,岂非声音不同,另有假借么?”

紫衣女子道:“古人读‘马’为‘姥’,读‘下’为‘虎’,与‘处’字声音本归一律,如何不同?即如‘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岂非以‘马’为‘姥’?‘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岂非以‘下’为‘虎’?韵书始于晋朝,秦汉以前,并无韵书。

诸如‘下’字读‘虎’,‘马’字读‘姥’,古人口音,原是如此,并非另有假借。

即如‘风’字《毛诗》读作‘分’字,‘服’字读作‘迫’字,共十余处,总是如此。

若说假借,不应处处都是假借,倒把本音置之不问,断无此理。

即如《汉书》《晋书》所载童谣,每多叶韵之句。

既称为童谣,自然都是街上小儿随口唱的歌儿。

若说小儿唱歌也会假借,必无此事。

其音本出天然,可想而知。

但每每读去,其音总与《毛诗》相同,却与近时不同。

即偶有一二与近时相同,也只得《晋书》。

因晋去古已远,非汉可比,故晋朝声音与今相近。

音随世转,即此可见。”

多九公道:“据才女所讲,各音古今不同,老夫心中终觉疑惑。

必须才女把古人找来,老夫同他谈谈,听他到底是个甚么声音,才能放心。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龙战野

龙战野

长人执弓,射卯金刀,毙之太峣。汉末,一则神秘的谶言卷起了遍地烽烟,无数妖人趁势而起张角张梁张宝张衡张修张鲁张纯张貂皆以为上合天命,将以代汉。魂穿而来的张禄也因此被卷入诡奇的漩涡然而你以为这是一部历史穿越?未必啊...

苏雨昕风曜

苏雨昕风曜

前世,她骄横跋扈,受人挑拨,作了一手好死。一朝重生,她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抓紧他,赖住他,死也不放手。将军大人看着像无尾熊一样扒在他身上的她,眸底笑意盎然。终于,她是他的了。...

铁马秋风烈

铁马秋风烈

钟鼎山林都是梦,...

杀无赦

杀无赦

警校大四学生吴端,被派往疑似暴力致人死亡的戒网学校卧底,搜集相关人员的犯罪证据。高二学生闫思弦,好友被送入戒网学校后失踪。为了查明好友下落,伪装成问题少年进入学校,以身涉险。七年后,两个早有交集的人在市公安局重逢,他们的对手,是本世纪最具盛名的犯罪天才...

都市之君临天下

都市之君临天下

圣人言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我想活下去,只能选择做个祸害!这是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年,却被一只诡异的黑猫逼迫前行,蹬上巅峰的故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