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5章 小木匠(第1页)

自打李少安家中有了这个收音机之后,村民们个个羡慕得不得了,都想要上一个,闲暇时候也能听听广播。

其中就有不少人上门来找李少安,想要李少安帮忙做一个。

在当时要买上一台正经的收音机,对于村里人来说太过遥不可及,让李少安帮忙做上一个,成了最为简单的办法。

农忙之余,李少安在家中休息,便会有村民找上门来,求李少安帮忙。

在众多上门的村民之中,第一个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张师德。

张师德想让李少安帮忙做一台收音机,不仅是自己想听,更是想让小学的孩子们也能听到广播的声音,利用学校的大喇叭将外面世界的信息传达给山里的娃娃们。

对于张师德的请求,李少安没有丝毫迟疑,果断就答应下来,而且自掏腰包从外面买回来电气元件,给张师德精心焊制了一个简易收音机。

第二个找上门来的村民,居然是王长贵,自打那日偷听军情,听到了李少安在收听三国演义之后,王长贵对这个收音机也是念念不忘。

王长贵先是跑来向李少安询问需要哪些材料,然后自己去镇上的五金店全部买齐,还托女儿从城里寄回来一个小喇叭,这样一来一台王长贵心心念念的收音机就在李少安的手中完成。

为了表示感谢,王长贵还坚持给了李少安五块钱的感谢费。

对于村民们想要收音机,李少安倒是愿意帮,不过不提供材料,只负责焊接。

之后陆续上门的村民,都是自己备好材料,大家排着队等李少安挨家挨户的制作。

绝大多数的村民都是厚道人,为了表示感谢,多少会给李少安一些辛苦费,一块、两块、三块都有,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分文不给的。

李少安不在意这些,反正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帮大家制作。

这样一来,李少安在村里的人气与名声迅速传播开来,大家都对李少安赞叹有加。

这天,李少安和往常一样在家中焊接着收音机,而钱小琳就坐在他的身旁,小丫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少安手上的动作,看得很认真,时而又会把目光移到李少安那张专注的脸庞上。

花儿一样的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钱小琳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待在李少安的身边更让她觉得开心,哪怕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李少安做东西的样子,她都能不知疲惫的看上一整天。

“少安哥,这台收音机是给谁做的?”

“村里的小木匠。”

“没想到小木匠也会想要个收音机呢。”

“是啊,有了这收音机,就能够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这铁山湾的每一个人,哪个不想能亲眼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李少安口中的这个小木匠叫王顺德,和钱小宇差不多的年纪,小学还没有读完就辍学在家,后来跟着他爸爸王中国学起了木匠活。

王顺德他妈生下他不久就跑了,扔下他们父子两相依为命。

王顺德在木匠上很有天赋,没学几年就有了很出色的手艺,木工活比他爹王中国还高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村里许多人家的家具都是王家父子做的,尤其是每家每户收媳妇嫁女儿的时候,都得准备一套崭新的家具,都得找王家父子。

那时做木工活赚不了多少钱,也就糊口饭吃,王家的条件一直不怎么样。

后来王中国在一次给别人家修房梁的时候不小心掉下来摔死了,结果王家就剩下了王顺德。

王顺德接过父亲的衣钵,继续在村里干起了木匠的工作。

那天王顺德找到李少安,说自己也想要一台收音机,一听要花钱买材料,王顺德为难了,已经许久没有接到木工活,连吃饭都快成了问题,实在没有钱来买材料。

得知王顺德的困难,李少安也不二话,自己掏钱买来材料,替王顺德焊制收音机。

最后调试了一遍,收音机能够正常搜索电台发出声音,李少安很开心。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幽冥剪纸人

幽冥剪纸人

你想和我交易?但我只要你的影子!宋小涵咧嘴笑道。...

韩娱之一切从跑男开始

韩娱之一切从跑男开始

一个从韩国归来的pd,来参加华夏的跑男了。本书韩娱,不喜勿进作者玻璃心,单女主本书娱乐,不喜勿进作者唯饭,不喜勿进...

神级外卖狂人

神级外卖狂人

外卖小哥叶鸣,遭人羞辱暴打昏迷,却被一名女神级冰山美女捡走了...

婚婚蜜爱

婚婚蜜爱

婚婚蜜爱第二部撩婚httpmmmotiecombook78459如果你没意见,签了这个,咱俩就是合作关系了。她敲敲桌子,自信溢于言表。男人看着桌上的‘结婚协议书’,眸色一深谁派你来的?我妈。这件事计划多久了?从知道有你存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计划好了。他们用了二十四个小时不到,就从相识到结婚再到上去把东西收拾一下,搬到别苑去。他看着她说。她笑道,我暂时没有住在一起的打算。原本以为某男就此作罢,可他却用了半刻钟不到的时间,将自己打包送了过来。他说,我们是夫妻,老婆你可以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称呼。某女大怒,拿起他的行李就要丢出去。某男却厚脸皮的说,老婆想先从肢体开始熟悉?还是从称呼开始习惯?一日,他醉酒。她看着他怒色,婚前协定里明明加了戒烟戒酒戒色!他却勾起唇角。戒烟,可以。戒酒,也行。戒色老婆,别逗了,洗洗睡吧!来,我帮你洗。兰黎川,你个禽兽...

云的抗日

云的抗日

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  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  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把二战比作一场大戏的话,中国无疑算的上是主角,不过,就好像在好莱坞混的中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