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郭绚点点头,当即下令全军出发,五千士兵在张铉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向左凰山方向杀去。
次日中午,五千大军渐渐抵达了左凰山,距离左凰山不到十里时,走在队伍前面的张铉忽然一摆手,止住了队伍前行,片刻郭绚催马上前问道:“张侍卫,为何要停止前进,发生了什么事?”
“郭都督看那边!”
张铉一指数百步外山腰处的一片树林,只见大群白鹭腾空而起,这分明是有人惊动了林中鸟群,而且不会是几个人,至少是数百人上千人。
郭绚脸色一变,难道前方有埋伏?他仔细看了看前方,前面是一条山谷,长约两三里,是一处容易埋伏之地,他当即喝令道:“第一队斥候去前方探查,当心一点!”
十几名身手了得的斥候冲进了树林,向惊鸟处飞奔而去,但只片刻,只听一声惨叫传来,张铉大喝一声,“后退!”
五千隋军士兵纷纷后退数十步,迅速压住阵脚,两边的士兵纷纷举起盾牌,很快,十几名侍卫飞奔回来,少了两人,为首斥候队正向郭绚禀报道:“启禀都督,山上果然有埋伏,不知多少人马?”
话音刚落,只听一片刺耳锣声响起,一员大将一马当先,后面跟着数百名山匪,迅速从山林内冲了出来,张铉还以为是卢明月带兵杀出来,再细看,来者并不是卢明月。
这是一个身高足有两米的大将,一张紫脸膛,双肩宽阔雄伟,身着铁盔铁甲,手执一把金背半月刀,胯下一匹体格雄健的黑色乌骓马。
“我乃上谷宋金刚,谁敢与我一战?”
单人挑战是从春秋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大将作战方式。
在一场战争中,将帅职责分明,帅负责运筹帷幄,指挥全局,而大将负责冲锋陷阵,杀敌立功。
一场战争获胜,享受荣耀往往只有主帅,将士只是棋子,略显不公,作为大将,他们也需要积累个人声望,杀敌立功是一回事,而和对方大将单挑并击败对方,便能美名远扬,获得巨大的荣耀。
因此单挑这种作战方式深受大将们的重视,已经渐渐形成一种战争规则,尽管它并不能决定战争胜负,但还是被普遍接受,而且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声望,也有利于激励士气。
一方大将若发出单挑邀请,对方一般都会应战,当然也可以不应战,直接催动大军掩杀,不过传出去难免会被人耻笑,战争虽然残酷,但多多少少也要讲究一点军人的荣耀。
宋金刚是河北三王之一的魏刀儿帐下第一猛将,绰号紫面金刚,使一杆八十斤重的金背半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这次来涿郡找卢明月,是奉魏刀儿之令来和卢明月商谈借粮条件一事,不料正好遇到郭绚率军前来清剿。
宋金刚将大刀一摆,催马厉喝道:“去左凰山,须过我掌中之刀。”
郭绚手下也有十几名部将,他们早闻宋金刚之名,今日众人见到此人,十几名部将无不跃跃欲试,纷纷向都督请战,郭绚点点头,“温将军可去会他!”
一匹白马疾奔而出,马上是一名三十余岁的大将,名叫温季,涿郡人,官拜鹰击郎将,使一杆六十斤的红缨亮银枪,武艺高强,是郭绚手下第一大将。
温季大喝一声,“宋贼受死!”
他催马疾奔上前,挺枪便刺,宋金刚冷笑一声,挥刀迎战,两边一起敲响了战鼓,但两人只战了十几个回合,温季便渐渐力气不支,败象已现,他趁两名交错的机会转身便逃,不料宋金刚刀速极快,反手一刀劈中了马臀。
白马稀溜溜一声暴叫,前蹄高高扬起,将温季掀翻在地,宋金刚大喜,挥刀便砍,“去死吧!”
眼看温季将死在宋金刚刀下,就在这时,一支铁枪骤然杀至,‘当!
’一声巨响,铁枪挡住了宋金刚的致命一刀。
来人正是张铉,在关键之时救了温季一命,两人皆震得双臂发麻,战马连连后退,温季抓住这个机会,连滚带爬逃回了本阵,亮银枪也丢在了战场之上。
郭绚惊得脸色发白,他以为温季必死无疑,不料张铉及时出手,使温季逃得一命,他心中暗暗吃惊,又一次上下打量这个年轻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
宋金刚心中十分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郭绚手下还有如此猛将,能挡住自己全力一刀,要知道刚才对阵温季,他只使出了七分的力量。
宋金刚上下打量张铉,只见他身材高大挺拔,相貌英武,长得一表人才,不过他却骑着一匹普通战马,手上铁枪也是锈迹斑斑,更重要是,此人身上没有穿盔甲,只穿了一身粗麻长袍,头戴平巾,竟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年轻人。
宋金刚用大刀一指,大喝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
【晚上八点,还有一章】
身为司机,本以为只要掌好方向盘就行了,没想到还需要跟女上司一起探索其他新姿势。...
历史爽文穿越者李阳,献给了秦始皇一盒阿莫西林从此,李阳走上了没羞没躁的乱史人生。改秦律做实业搞经济重民生。为了全世界都说中国话,李阳还做了一个地球仪送秦始皇...
我是抬棺匠,抬棺几十年,见识了各种阴棺,子母棺无孝棺横死棺而这些阴棺背后,原来隐藏了一个惊天秘密欢迎各位客官光临。...
既然重生,就得富可敌国!不对,自己得先去找美若天仙的老婆。这时候的她,还没跟前任谈恋爱,得赶紧下手!可不能便宜了那人渣...
李立莲儿是心爵精心创作的修真小说,79中文网实时更新李立莲儿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李立莲儿评论,并不代表79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李立莲儿读者的观点。...
一个偶然的事件,项玉穿越到了明末,这时满清已经入关多年,南明覆灭在即,郑成功北伐失败后陷入消沉,清廷一面调遣大军前来围剿,一面派出郑家兄弟前来游说,郑成功陷入两难之地,正当他难以抉择之时,项玉伸手一指,口中说了两个字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