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念及此处,高纬收回了思绪,笑着对苏威说:
“南朝新君刚立,大齐理应送一分贺礼,朕已经手书了一封道贺信,但暂时还没想好合适的使臣,苏卿可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举荐于我?”
苏威微微一笑,道:
“陛下既然想在文名上压倒南朝,挑选使者得找些大才子才是,臣闻李德林十五岁能诵五经,善写文章,辞核而理畅,天保年间举秀才,曾得魏收夸赞,昔日周主宇文邕亦闻其名,称为天上人也,这样出众的才子,让他为陛下出使,最合适不过。”
高纬不做声了,心想这些老官僚算计起人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李德林是河北世家在朝中的利益代言人之一,与高熲、苏威一派多有掣肘,眼下朝中暗流涌动,各方面的整顿和改革正在关键时期。
高熲、苏威火烧眉毛,自然要绞尽脑汁把出挑的政敌先淘汰出局,不给李德林积累政治资本的机会…
高纬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要打击河北世家,眼下正是最关键的时候,也就是说,截止目前,高纬和高熲、苏威这些关中系臣子利益是一致的。
利益一致的,可以心平气和坐下来下棋喝茶,利益暂时不一致的,暂且踢出局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这也是爱惜人才,起了保护的念头。
高纬想了片刻,点头称善,苏威抬腿刚要离开,却好似忽然想起了什么,急急忙忙回来禀报:
“臣想向陛下请示,陛下几年下来,一征突厥,二讨伪周,三伐南陈,动用财力人力不知凡几,民间已有怨声,今年还是与民生息为好,不要再征发民夫了。”
高纬从善如流,他也知道这几年连年征战,百姓已困顿不堪,尤其是淮北淮南,作为大齐粮仓和后方,被压榨的苦不堪言,休养生息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百姓而言,脚底的钉子永远比门外的老虎更让人憎恨。
一边对百姓敲骨吸髓,一边跟他们描述什么复兴大业,只会让他们更加厌恶。
你帝王权贵的宏图大业与我等穷苦百姓何干?我只知道你是在想办法掏空我家里最后一枚铜板、最后一粒粮食!
不如去迎敌军来,说不定对面的皇帝比你这个皇帝做得更好嘞?
由于大齐还算武德充沛,周国这个心腹大患也被赶到了蜀中等死,从来只有高纬欺负别国的分,哪有别国欺负自己?
所以当国内上下矛盾激烈,那些后世常用的一些“都是xx国的错”
、“是女人吃了你们”
的自欺欺人转移矛盾的借口也说不出口了。
不过高纬还是有所保留的,他想了想,说:
“先熬完春夏秋三季再说,虽说朕也不愿意劳民伤财,可有些要紧的地方,该要人还是得要人。”
见苏威一张脸垮了起来,他加重了语气。
“你放心,朕从内帑里掏钱,一个大子也不会要你们的!”
江淮是北齐的粮仓,疏通漕运至关重要,别的地方可以停,江淮的不能停,而且在高纬的计划里,做这些事的耗费也都不大,毕竟基础摆在哪里!
三国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动荡,常常有大规模战事发生。
漕运大大降低了粮食物资的调集难度和运输成本。
曹魏多次于淮河上游偏西之处,利用汝、颍、洧、渠四水,开贾侯渠、讨虏渠、淮阳渠和百丈渠,这一运河网东西沟通江淮,便于运兵运粮、屯田积谷。
东晋时,为改善江淮间的运输条件,曾对邗沟进行多次整治。
同时还于彭城之北开挖人工渠,使汶、济、泗诸水相通,泗水过彭城西,入汴通黄河。
北魏经略江淮时,于水道之沿岸建立12处仓库,储漕粮以供军需。
这些基础设施大多完好,拾掇拾掇,拿来就能用,很方便,不需要太多人。
而另一边,高纬命杨素在洛阳修缮官仓,造船、整军、备武,也需要人力物力的供应。
可以说,通漕运、修仓储已经成为了高纬制定的国策,它在高纬心目中的优先级,甚至还在灭陈之上!
你想和我交易?但我只要你的影子!宋小涵咧嘴笑道。...
一个从韩国归来的pd,来参加华夏的跑男了。本书韩娱,不喜勿进作者玻璃心,单女主本书娱乐,不喜勿进作者唯饭,不喜勿进...
...
外卖小哥叶鸣,遭人羞辱暴打昏迷,却被一名女神级冰山美女捡走了...
婚婚蜜爱第二部撩婚httpmmmotiecombook78459如果你没意见,签了这个,咱俩就是合作关系了。她敲敲桌子,自信溢于言表。男人看着桌上的‘结婚协议书’,眸色一深谁派你来的?我妈。这件事计划多久了?从知道有你存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计划好了。他们用了二十四个小时不到,就从相识到结婚再到上去把东西收拾一下,搬到别苑去。他看着她说。她笑道,我暂时没有住在一起的打算。原本以为某男就此作罢,可他却用了半刻钟不到的时间,将自己打包送了过来。他说,我们是夫妻,老婆你可以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称呼。某女大怒,拿起他的行李就要丢出去。某男却厚脸皮的说,老婆想先从肢体开始熟悉?还是从称呼开始习惯?一日,他醉酒。她看着他怒色,婚前协定里明明加了戒烟戒酒戒色!他却勾起唇角。戒烟,可以。戒酒,也行。戒色老婆,别逗了,洗洗睡吧!来,我帮你洗。兰黎川,你个禽兽...
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 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 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把二战比作一场大戏的话,中国无疑算的上是主角,不过,就好像在好莱坞混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