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00 回京(第2页)

傅云英敷衍了一圈,问王大郎:“怎么不见袁三?他考中第几名?”

王大郎道:“袁少爷也考中了,考中的是第四十名,他把捷报收起来了,说是不认识这里的人,不想声张。”

这一届乡试江城书院只有她和袁三考中了,杜嘉贞、陈葵、李顺等人都不幸落榜,不过他们还年轻,没把这次失败当回事。

袁三自己回房高兴去了,他嫌麻烦,不耐烦和别人客套,不许身边人声张,这会儿正躲在房里吃肉喝酒。

书院的人知道他籍贯非武昌府,以为他要回乡庆祝,便没急着寻他。

傅云英哭笑不得。

宴席正热闹,院墙外一阵噼里啪啦的鸣炮声响,震耳欲聋,朱和昶骑着高头大马,前来给傅云英贺喜。

他那人向来是不知道收敛的,竟带了上百个家下人过来凑热闹,鼓乐喧天,排场比前去解元家报喜的队伍还隆重。

这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是来迎亲的。

傅云英出面招待他,道:“知道你高兴,也不该带这么多人来。”

头名解元也没这么高调的。

朱和昶塞了一只锦缎包起来的黑漆钿螺匣子到她手里,喜滋滋道:“我也考了乡试,连名次都没有。

你考上了,我觉得就和自己考上了一样高兴!”

傅云英掀开匣子,眼前一片珠光宝气浮动,周围靠得近的几个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她忙扣上盖子,朱和昶送礼专挑贵的送,金子银子不算什么,他这次送的是价值连城的珠玉,随便拿一样出去能换几千两银子。

“你别推辞,对我来说这些东西不算什么。”

朱和昶按住她的手,眉开眼笑。

傅云英笑着摇了摇头,把匣子收起,领他入席,知道他喜欢热闹,特意让他和丁堂学子坐一桌。

一直闹到夜半时分,宴席才散。

傅云英送走李同知等人,去厢房找袁三。

袁三蹲在捷报前,抿一口酒,摸一下捷报,吃一块肉,再摸一下捷报,两只手沾了墨迹和金粉,脏乎乎的,他一点没发觉,就用脏手往嘴里塞肉吃。

“老子是举人了!”

他醉醺醺的,听到开门声,抬起头,打了个酒嗝,咧嘴一笑,喊了一句。

傅云英让仆人进来服侍他梳洗。

说到读书的天分,袁三绝对是江城书院的学生中最拔尖的一个,他平时不是最出风头的,但只要是重大考试,他绝对不会落第,袁县令当年慧眼识人救下他,当真是有远见。

前两天,武昌府但凡是知道傅云英名字的全都上门道喜,巷子里车马络绎不绝。

城里扎彩棚、设席面,鸣礼炮,知府亲自出席,宴请新出炉的举人,作陪的都是本地名儒士绅。

傅云英和袁三前去赴宴,拜望过师长们后,少不得和同席的同年们周旋一番。

大家试探着问起会试的事,她笑道:“才疏学浅,还需苦读几年。”

不远处的学政听了这话,点点头,道:“你年纪还小,是得再磨砺几年。”

这意思,傅云英虽然会随兄长北上,但不会参加会试。

众人可惜了几句,其实心里都在暗暗庆幸,这么一个天资聪颖又年少俊秀的对手在身边,他们愁啊!

现在傅云说不考了,那湖广就能多出一个名额来,说不定那个名额就便宜自己了。

举子们暗暗高兴,生怕傅云英改主意,转而说起其他新闻。

袁三初生牛犊不怕虎,悄悄对傅云英道:“我反正要跟着老大你去京城,正好去考一考,考不上见见世面也好啊!”

同桌的解元闻言一笑,颇为不屑。

袁三也不恼,“一次考不中,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考到四十岁也不算晚嘛!”

解元脸色骤变。

他今年刚好四十岁,袁三以牙还牙,这是在嘲笑他。

眼看两人要吵起来,傅云英岔开话道:“听说会试主考官是吏部侍郎崔大人。”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幽冥剪纸人

幽冥剪纸人

你想和我交易?但我只要你的影子!宋小涵咧嘴笑道。...

韩娱之一切从跑男开始

韩娱之一切从跑男开始

一个从韩国归来的pd,来参加华夏的跑男了。本书韩娱,不喜勿进作者玻璃心,单女主本书娱乐,不喜勿进作者唯饭,不喜勿进...

神级外卖狂人

神级外卖狂人

外卖小哥叶鸣,遭人羞辱暴打昏迷,却被一名女神级冰山美女捡走了...

婚婚蜜爱

婚婚蜜爱

婚婚蜜爱第二部撩婚httpmmmotiecombook78459如果你没意见,签了这个,咱俩就是合作关系了。她敲敲桌子,自信溢于言表。男人看着桌上的‘结婚协议书’,眸色一深谁派你来的?我妈。这件事计划多久了?从知道有你存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计划好了。他们用了二十四个小时不到,就从相识到结婚再到上去把东西收拾一下,搬到别苑去。他看着她说。她笑道,我暂时没有住在一起的打算。原本以为某男就此作罢,可他却用了半刻钟不到的时间,将自己打包送了过来。他说,我们是夫妻,老婆你可以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称呼。某女大怒,拿起他的行李就要丢出去。某男却厚脸皮的说,老婆想先从肢体开始熟悉?还是从称呼开始习惯?一日,他醉酒。她看着他怒色,婚前协定里明明加了戒烟戒酒戒色!他却勾起唇角。戒烟,可以。戒酒,也行。戒色老婆,别逗了,洗洗睡吧!来,我帮你洗。兰黎川,你个禽兽...

云的抗日

云的抗日

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  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  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把二战比作一场大戏的话,中国无疑算的上是主角,不过,就好像在好莱坞混的中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