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次日清晨,姜奴儿从井中打了两桶水,照例去草屋给中蛊的村民擦洗,她的心情十分不好,没像往常般唱起动听的山歌,因为她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给村民擦洗了,姜可善已决定今晚放火烧掉草屋,与其让村民继续受罪,倒不如早些结束他们的痛苦。
打水时她看到患者家属们在村外砍伐树木,为亲人打造棺木,她叹了口气,心情沉痛。
她刚推开了草屋的门便愣住了,见朱雨时盘膝于地,小心翼翼的将一根银针插在一位中蛊者的后背,再看那中蛊者背上跟刺猬似的扎满银针。
姜奴儿奇道:“你这是干嘛?”
朱雨时正在聚精会神,轻声道:“别吵。”
姜奴儿不知他在做什么,轻手轻脚的来到他身边,发现被扎针之人叫李二牛,他中的蛊令他后背长满了又硬又圆的疙瘩,他神智还算清醒,对朱雨时道:“小兄弟,辛苦你了,就算我死了也不怨你。”
姜奴儿睁大眼睛不敢相信道:“你在解蛊?”
朱雨时轻轻点了点头。
姜奴儿不敢再说,她也是蛊术行家,知这个时候最忌打扰,便蹲在一旁仔细观摩,越看越惊,看出朱雨时扎针的手法叫‘女娲补天针法’,这套针法能解很多复杂的蛊毒,但极其难学,首先要判断出体内蛊毒最密集的一点,然后以此点为轴,扎上第一针,要求入肌三分,不可多少一分。
然后以同样力度绕着第一针再扎三十五针,呈圆形一层层向外扩张,每一针都要和前后左右保持二寸距离,不可偏差分毫。
然后再向外扎七十二针,每针入肌一分,与前四周针位保持一寸距离。
除此之外,还要求施针人有相当的内功为基础,这样扎针才有效果。
多数蛊师因不通晓内功而难以学成,久而久之令这套针法逐渐失传,姜奴儿只是听爷爷提过,今天也是第一次得见。
一个时辰后朱雨时将针扎完,长舒了口气,闭上眼睛道:“为了扎针不出错,我一晚上没敢合眼,现在大功告成了一半了。”
姜奴儿道:“接下来做什么。”
朱雨时道:“我需要打坐片刻,回复精力,你帮我烧一桶热水,越烫越好。”
姜奴儿虽对他没什么信心,但试一试总是好的,便道:“好,你等着。”
她兴冲冲出门,对过往的村民道:“大家先别急着做棺材,蛊王的高徒正在给他们解蛊,说不定事有转机呢。”
村民也不敢再抱什么希望,但也希望能奇迹发生,聚回在草屋周围,等待结果。
姜奴儿回家烧了锅热水,倒进桶中,拎回了草屋。
朱雨时运起《易筋经》,将真气游走全身,不一会儿恢复了体力,站起身舒展一下筋骨,正好姜奴儿将热水提了进来,他道:“来的正好。”
接过水桶放到李二牛身旁,先俯身观察了他后背上肌肤,发现扎针周围的疙瘩泛起一层紫青色,朱雨时吸了口气道:“胜败在此一举了。”
当下点了李二牛的穴道,掀开桶盖,拿起葫芦瓢舀起热水送入口中。
那是刚烧开的沸水,只觉嘴里火烧般生痛,眼泪都快流了出来,他强忍住,运足内力,将热水猛喷在李二牛背上。
带着内劲的水星渗进肌肤,李二牛‘啊’一声惨叫,表情十分痛苦,可他身上穴道被点,半分动弹不得。
朱雨时也不说话,又舀了两瓢沸水,用同样的方法喷在他背上。
李二牛‘嗷嗷’直叫,全身大汗淋淋。
姜奴儿看的胆战心惊,不时偷看朱雨时的表情,不知是福是祸。
朱雨时心里也没底,他虽在《蛊王秘录》中学过此法,也将‘女娲补天针法’练得纯熟,可实践还是头一次。
待腾腾的雾气过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查看李二牛背上的疙瘩,只见疙瘩比以前小了一圈,周围的紫青色也淡了许多,毛孔中渗出一股乳白色的液体。
姜奴儿兴奋的拍手叫道:“好啊,蛊解了,真有你的。”
朱雨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接连向李二牛背上喷了三次热水,疙瘩才逐渐软了下去,渗出的白汁越来越多,紫青色的皮肤也恢复如常。
朱雨时满头大汗,欣慰道:“二牛哥的蛊已基本解了,回去后每天用烫毛巾擦背十次,两个月后蛊毒便可根除。
二牛哥,你现在背上不痒了吧?”
李二牛激动道:“不痒了,不痒了,多谢小蛊王施恩相救,在下做牛做马也要报答。”
小说简介一杯加料的酒,她被男友送给上司,身陷泥泞,无法自救之时,一颗子弹送她回到年少时代。携带随身空间,她驰骋商场征服枭雄闯荡都市。赌石?小意思!看病?她更会杀人!有人出高价买她性命?那还等什么,赶紧派人去接任务,记住,要先收酬金!...
袭心娇妻自难弃的主人公是苏茉尔顾君煜,是作者扶摇所著,讲述了时间蜕变一切,她本是千金小姐,如今变成了丧家之犬,而他从高攀不起的穷小子,变成了国民男神大总裁,曾经的两情相悦,到如今的相爱相杀,他们最后会打破重重的阻碍在一起吗。...
穿越汉末刘协,我特么居然是皇帝?眼看黄巾四起,群雄作乱,我当皇帝的也没飞机大炮自行车,这可怎么办?俩字召唤!让秦琼去和关羽比比武力,让岳飞和曹操比比带兵,还不够?白马神枪薛仁贵,去把赵云给我挑了!...
...
超级兵王回归都市,本意只是为了保护战友女儿,却不想桃花运不断,各色美女纷纷入怀...
陛下,管管你女婿韦憨子吧,他又要在东门外单挑那帮大臣!一个大臣跑到甘露殿对着李世民喊道。这个韦憨子,简直就是胡闹,传朕的口谕,不许在东门打架!李世民一脸愤怒的喊道。走,去西门,东门不能打!韦浩在东门对着那些大臣们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