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其实并不难,至少对于张凡这种权力手腕很强的人来说不难。
就一个字:拖!
就算此事立刻闹得风风雨雨,皇帝也不要先表态。
为什么要拖?
难道拖着拖着事情就没了?
当然不是!
郑芝龙的那些私矿,崇祯当然是知道的。
拖并不代表不对郑芝龙下手。
拖的意思是,不要现在下手。
为什么?
这还用问?
郑芝龙立了大功。
但是常言道,要赏罚分明。
立功则赏,犯罪则罚。
难道仅仅因为郑芝龙立了功,有错就不罚吗?
当然不是!
赏与罚要分开。
如果混在一起,则很容易让众人认为赏罚不明。
一旦天下人认为朝廷赏罚不明,则会有损朝廷威信,不能激励有志者,也不能遏制作恶者。
所以,要诀就是拖。
郑芝龙现在刚被封赏,风头正盛。
等拖一段时间,拖到封赏之事平淡后,再翻旧账。
中间隔了一段时间,这样外界才能一目了然清楚,赏与罚是分开的。
那么,接下来就很考验一个帝王御下的手段了。
果然,两天后,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是,已经有不少官员在议论这件事。
这个时候,王在晋就有些尴尬了。
你说到底查不查呢?
查吧,明摆着就是给皇帝挖坑,给自己作死。
不查吧,就会有人说你大明国土管理部不作为。
而且这件事必然还会往更严重的地步去演变。
舆论要是一起来,就很难压下去了,除非采取必要的措施,给公众一个交代。
而这一次,想要再想上一次那样糊弄过去,肯定不可能了,因为朝中明显就有人专门盯着这事,而且证人都被准备好了。
又过了几日,就有不少大臣开始直接奏疏议论此事。
不是弹劾,只是议论,建议皇帝尽快表态查办。
这其中的官员,不仅仅是保守派,还有新政派。
因为郑芝龙是触犯了新法,是损害了新政派的利益。
如果不查办,新政派则会被保守派喷以权谋私。
以韩爌为首的保守派,在这件事上,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借着此事,来狠狠打击新政派的气焰了。
还有不少官员请求面见皇帝。
但是,皇帝却以身体不适为由,谁都不见。
摆明了就是要在这场风波中,先拖下去。
其实,崇祯现在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赵海彦这件事表明权力中枢有管理漏洞。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有人打乱了皇帝的节奏。
而且这个是一个侍郎官。
按理说,现在侍郎以上的官员,都应该清楚什么叫政治正确了。
现在奖赏郑芝龙就是政治正确,可偏偏就有人跳出来捣乱。
这就很不正常了。
还是那句话,搬倒郑芝龙,对赵海彦有什么好处?
崇祯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搬倒郑芝龙,对赵海彦有什么好处。
按照官场哲学,现在应该是有不少官员私下结交郑芝龙才对!
一个人,铤而走险,走出反常的举动。
只有两种可能:
一、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