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8、208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余化鲤被当着闽浙万千百姓、以及闽浙境内大小官员五百余人之面, 隔着渔网一刀一刀割肉,直到三千三百三十三刀, 才一刀刺入心脏,了解性命。

    百官观刑, 乃嘉康帝特特指令,意在警惕百官。

    话说余化鲤已死,余化鲤家里搜出来的财物也该处理了。

    余化鲤家里托在奴才亲戚身上的土地足足千倾,金银珠宝加上古玩字画,计价白银三百万两。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余化鲤在海疆三十年竟然聚敛如此财富,真是触目惊心。

    论理, 贪官的家资应该收归国库。

    贾琏思虑一番上折子呈情, 详述闽浙许多百姓因为战乱,青壮年大量死亡,使许多百姓老无所养,幼无所依。贾琏建议这笔银子, 以朝廷的名誉, 在闽铮境内开办敬老院与善济堂,用于救济闽浙战乱遗留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

    嘉康帝很快批复,支持贾琏的提议,并让贾琏总结经验,今后在十三省推广。

    嘉康帝的决定,迅速在闽浙传开, 闽浙的大儒沸腾了,就此事给嘉康帝写了万民签字的颂词。

    古有尧舜,今有嘉康。

    爱民如子,皇恩浩荡。

    泽被苍生,万民敬仰。

    千古一帝,万寿无疆。

    ……

    贾琏受到启发,替嘉康帝作赋一篇,从嘉康帝少年敏学,文武双全,写道他西山练兵,再到如何身先士卒,海疆征战,再到荣登宝座之后,如何劝课农桑,减免赋税,推行新政,恩泽天下。通篇溢美之词,歌功颂德。

    然后,贾琏征招闽浙最有名的石匠,将这篇帝王赋镌刻成碑,竖立在嘉康帝曾经战斗过的临海城里的督抚门前。大儒们的颂词,以及签字的大儒姓名也镌刻成碑,耸立在总督衙门前面的广场上。

    说起来,并非贾琏溜须拍马。

    嘉康帝登基之后,确实励精图治。从他继位一年,因怕浪费钱财,还没举行登基大典与册封仪式就可以看出,嘉康帝心怀天下,志存高远。

    赋成后,贾琏组织人竟这一件事情的始末,写入闽浙地方志里。再然后,才把这件事情上奏给嘉康帝得知。

    嘉康帝闻听闽浙百姓这般爱戴自己,几次潸然泪下,觉得自己宵旰图治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

    他终于相信皇后的话,他是兄弟中最适合做帝王之人。并非二弟三弟他们鼓吹的那样,天下需要三弟那样的儒雅皇帝,自己只能作为兵马元帅而已。

    正在贾琏享受新皇夸赞之时,让他猝不及防的事情发生了。

    吏部尚书胡雪民忽然参奏闽浙一半的官员,说他们是余化鲤的同党,理由就是他们当初外放闽浙,走了戴权的路子。

    这一下子,闽浙官场开了锅了。

    温州府,台州府,宁波府三府的官员几乎全部中招。

    随后,贾琏收到了张家舅舅的私信,谈及这次事件的始末。

    却是皇帝要摆脱宗室的牵绊,说白了就是摆脱熙亲王的控制。

    熙亲王眼下控制着兵部、户部、吏部三大要害部门。

    之前,皇帝不熟悉政务,有人替他操心十分高兴,眼下,他觉得被掣肘手脚很不痛快。故而,嘉康帝准备设置内阁。

    张家舅舅毫无例外是首辅人选,没人敢质疑张家舅舅这个先皇时期就替皇帝批曰奏章、代拟圣旨的大学士。

    但是,他毕竟年岁大了,一旦张家舅舅退下,次辅就顺理成章成为首辅。

    因此,次辅的争夺就十分激烈。

    本来朝廷政务由大学士与六部尚书共同打理,如今皇帝要成立内阁,这内阁就会凌驾于六部之上。

    六部尚书不淡定了,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往里钻,钻进去了也不想只做个阁老,众人一起直奔次辅。

    这个胡雪民之所以拿闽浙官场开刀,就是要要把杜培文打成通倭的贼寇。这一来,通倭贼寇的叔叔礼部尚书杜大学士就别想做次辅了,不能进不能做次辅阁老,这个礼部尚书也很危险了,甚至性命也要不保。

    张家舅舅提醒贾琏,不要掺和这一场官场倾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