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这都做不到,请你收起你的嘲讽跟无视的目光。
你的视而不见,让我十分忧伤;
你的冷嘲热讽,让我倍感心伤!
我们争取的也是属于你的阳光啊!”
“我靠,小脸大哥牛逼,这句话我要发到评论区了,我要让管理员置顶,让所有人都看看,什么叫小脸大哥的才华!”
……
这一天,当《那年那兔那些事》出现在番薯视频网,迅速便在整个视频网站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每一个刚进来的用户观众,都能在最醒目的位置看到《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宣传栏。
人只要一产生好奇心,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双手。
于是无数人点击进入观看,而后越来越多的人被感动到泪流满面,疯狂的向四周的亲朋好友安利这部国产动漫。
在新海微博上,《那年那兔那些事》也最终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单前三的位置,被无数人注意到。
于是随着蝴蝶效应的产生,《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番茄视频网站数据逐渐开始朝着无与伦比的数字在前进。
“一千两百万了!”
临近晚上十二点,有人注意到了《那年那兔那些事》的播放量突破到了一千万。
至此,上线十二个小时,《那年那兔那些事》刷新了各大视频网站的单日流量点击记录。
而随着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各大盗版视频网站迅速开始反应过来,纷纷把《那年那兔那些事》盗用到自家网站上,用以获取流量。
不过,虽然作品集被各大视频网站盗用。
但因为番薯视频网《那年那兔那些事》的视频播放评论区踊跃着无数的网友,讨论氛围浓烈,特别是爱国与否的话题上,更是讨论的空前激烈。
这导致许多网友也纷纷慕名而来,一个个嘲讽值点满,开始手撕喷子。
“呵呵,这年头,表达对祖国的爱时,一定要找个人少的地方,再悄悄地说。”
“为什么要找人少的地方?我爱这个国家,就敢站出来说,不然又要重演明明大部分人都要求保留苏联,最终却自然解体的悲剧。我宁愿站着被人骂,也不愿意事后躲在角落里偷偷的后悔!”
“对,坏人的猖狂,都是好人的不作为给予的!”
“在有些人眼里,爱国也成了一种罪过了!”
“这倒是真的,在百度上说‘我爱美利坚’,一堆人赞,说‘我爱中国’却一堆人骂,微博也比比皆是。真的感觉三观被刷了,最气人的是那群人还以为自己特别厉害,啥都懂一样的……”
“某些人真该好好摸摸自己的良心了!回去去跟你父母说说,你整天在网上黑国家、骂政府、恨社会!看你父母是会夸你,还是一巴掌打过来!我们现在是日子好过了点了,可是做人不能忘本啊!我们的今天是无数先烈做梦也不敢想的明天!经历这么多年的磕磕碰碰,我们最终是挺过来了,但脊梁不能断!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诋毁和侮辱或谩骂时,就该堂堂正正的站起来,展开回击!!”
“爱国不是抱着自己国家的臭脚说香,爱国是要对肮脏的东西进行批判、唾弃、厌恶、并且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善它,但是别的国家的人说你国家的脚臭的时候你就要一巴掌干死他。”
“评论里有很多人说,这是洗脑番,但是我想说,我的眼睛看见的是中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如果我们看着祖国蒸蒸日上,我就算被洗出脑浆子,被当成傻子玩,我tmd认了!”
“世界上有,也只有一个国家把成为世界第一称作复兴。
“台湾人民路过……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我是中国人,希望看到两岸统一的一天!”
“以前总好奇,为什么国外的人能把国旗穿在身上,可是我们中国却有国旗法,不能这样子做。后来我懂了,我们中国这面旗,意义太沉重,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不是不可以披在身上,只是有资格披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在战场上的人,他们当得起。”
“《朝鲜战争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它仿佛就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响起,中国人就像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的扑向我军,每当这时,我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一位美军士兵后来回忆说:听到这号声,我感觉这分明是中国式的葬礼……”
“当爱国被称为洗脑,非要偷偷摸摸进行时,那才真是可悲。”
“外公参加了抗美援朝,外公说,当年美军飞机轰炸,坦克冲脸……我问外公那这样,打得赢么?外公却陡然提高了声音:怎么打不赢?打死这帮鳖孙!”
“我姥爷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这群人现在都是毫不起眼的人,但是,这场战争的意义不用多说了吧,没有他们会怎么样呢?好多人说现在的制度不好,嗯,我支持大家把它变好,但前提是不能把现有生活变差,如果把上一辈人拼了命才得来的现在搞坏,那么,不管有心无心,都绝对不会放过!”
……
《那年那兔那些事》在经过一天的发酵之后,彻底火爆网络,这其中不乏有原著漫画党的疯狂推销安利,也有番薯视频网看到了这部国产动漫的潜力,开始全站全方位无死角对用户进行精准广播推送,这才导致《那年那兔那些事》这部国产动漫有了非同一般的数据。
并且在作品播出后,也飞速的受到了爱国青年们的喜爱,当然,对于一些被外面的皿煮国家洗脑洗残了的网友,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灵触动,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总之,《那年那兔那些事》超出了所有人的语气,火爆的完全不像是一部没有任何宣发的国产动画。
郑谦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人已经进入了青藏地区。
他乘坐的是软卧,同一车厢的还有三位乘客,不过,这三人似乎完全认不出郑谦,或者说即便认出来了,也完全没有任何要合照、签名的兴趣。
而且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
在火车上接到了齐仲才打来的电话后,郑谦与这位公司现任的一把手,进行了一番交流。
得知了《那年那兔那些事》突然爆发的影响力和惊人的播放量和讨论量时,郑谦笑了。
他笑得很开心。
爱国的种子开始发芽了。